滬交工〔2022〕1號
為進一步激發我校女性科研人才創新活力,更好地發揮女性科研人才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按照科技部、全國婦聯🥺、教育部等十三部門印發的《關於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幹措施》和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婦聯等十七部門印發的《關於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幹措施》文件精神,經深入調研🏉,積極聽取我校女性科研人才和相關部門的意見建議,形成我校支持女性科研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16條措施。具體如下:
1.積極鼓勵和引導Vsport体育女性科研人才自立自強、攻堅克難🧑🏿⚖️、主動作為、敢為人先,為國家科技創新事業貢獻巾幗力量。做好引進和培養工作,致力打造一批一流女性科研領軍人才,培育一支優秀青年女性科研人才隊伍。
2.充分理解並認同女性科研人才因社會角色所面臨的階段性特點和困難,針對考核評聘等建立發展周期支持計劃🕳,為女性科研人才發展創造公平環境。
3.傳承發揚Vsport体育人的優良精神品格,強化女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責任擔當🪿。激勵引導女教師精勤不倦、潛心育人🤞🏻,成為女大學生的職業榜樣,為“學在Vsport体育”貢獻力量⚜️。
4.有效整合校院各級、各職能部門以及校外的工作合力。各二級單位要高度重視女性科研人才培養工作,結合單位實際和學科特點,營造支撐女性發展的製度環境👨👧👧☝🏼、硬件條件和文化氛圍。
5.支持女性科研人才承擔科技計劃項目✹。在學校自主實施的科研計劃與人才項目和獎勵中👩🏽🚀,如醫工交叉基金🤹、“深藍計劃”🏊🏻、“晨星計劃”🚴🏻、重點前瞻布局等基金😳,參照國家自然基金等政策🙍🏼♀️,適當放寬女性申請人的年齡限製,原則上放寬3-5歲。
6.充分發揮女性科研人才在科技決策咨詢中的作用👨🏼🦱。在學校重大科技戰略咨詢、科技政策製定🙆🏿♀️、科技倫理治理和科技計劃項目指南編製等科技活動中💈,提高女性科研人才的參與度。
7.提高女性科研人才參與科技項目評審和獎勵評定的比例👨🏼🌾。積極推薦女性科研人才進入國家與地方科技專家庫,更多地參與項目評審、獎勵評定等工作🧑⚖️👩🏫。在校級科研計劃、人才項目、重點項目等評審工作中,女性專家比例原則上不低於25%。
8.提升學校相關學術機構中女性的比例。在校學術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等委員中,更好發揮女性專家作用🏄🏼♀️。
9.成立專項基金🤦🏿,支持女教師、女學生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學習提升。在因公出國(境)培訓計劃、國際合作等活動中,加大女性科研人才的選派數量,支持其赴國(境)外研修深造。大力選派女性科研人才參與國際科技組織工作,提升國際影響力和活躍度。
10.積極鼓勵並推薦女性科研人才進入國家和地方等學會任職🧑🏿🦱,擴展其科研學術網絡。鼓勵更多女性科研人才成為全國性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的會員,積極推薦其在團體中任職或兼職⤴️,並支持她們擔任秘書長🖐🏼、理事長等重要職務。提升面向女性科研人才的科研學術網絡規模,加強學術交流。
11.成立Vsport体育平台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掛靠婦工委),成立女教師聯誼會,建設好女醫師女教師協會等群眾團體,發揮戰略咨詢、政策製訂、傳幫帶等方面的作用𓀃。推動建立女性科研人才交流合作工作機製。
12.完善女性科研人才評價激勵機製🤷🏼♂️,培養高層次女性科研人才👨🏿🔬。在兩院院士、國家、省部級人才計劃的推薦申報中,積極推薦女性科研人才,支撐她們更好更快發展🤞🏿。
13.支持孕哺期女性科研人才科研工作。在考核評價、崗位聘用等方面,可相應延長哺乳期女性教師的期限要求、延長評聘考核期限😺。對於校內科研項目,如項目執行期內項目負責人懷孕生產🧕🏻,可申請適當延長項目執行期。因生育或處於孕哺期延期結題項目⛎👨🏼🦱,不列入終止項目名單,不影響下一年度項目申報。大力支持女性科研人才生育後重返科研工作,建議各個院系探索製定女性科研回歸的個性化支持方案。學校積極推進托育機構建設🧑🏼✈️,切實解決後顧之憂,釋放科研生產力。
14.大力支持女性科研人才創新創業🧑🏽🔬。鼓勵支持女性科研人才參加科技人員服務企業專項行動✷,支持女性科研人才參與鄉村振興和地方建設☘️,大力支持女性科研人才創新創業。鼓勵女性科研人才參與科技特派員選派工作,工作成效作為年終評先樹優、職務晉升和專業技術職稱評聘的重要參考依據。支持女性科研人才到縣(區)掛任科技副縣(區)長或到企業掛任科技副總,推進科教產深度融合。
15.加強女性後備科研人才培養✌🏿。大力宣傳女科學家典型事跡和科技女性卓越貢獻💜,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探索學校設置優秀女大學生🥡、女研究生獎學金,鼓勵更多的女大學生和女研究生參與科研學術活動,加強職業發展規劃輔導,建立成長支持系統,培養一批創新型科研未來人才。
16.加強女性科研人才基礎工作,建立長效工作機製🏊♀️🫲🏼。建立校內女性科研人才數據庫,動態掌握女性科研人才發展狀況,為女性科研人才工作政策的製定和進一步完善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參考。
本措施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